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(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)

文章目录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由本站整理编辑,为你带来全面的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内容阅读。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!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

1、屠苏酒年少者先喝。

2、古人过年会喝“屠苏酒”,一般年少者会先喝。屠苏酒,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。故又名岁酒。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,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,所以称为屠苏酒。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,其配方为大黄、白术、桂枝、防风、花椒、乌头、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。

3、古人过年会喝“屠苏酒”,一般年少者会先喝。一般人饮酒,总是从年长者饮起;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,是从最年少的饮起。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,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,年纪较长的在后,逐人饮少许。宋朝文学家苏辙的《除日》诗道:“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”说的就是这种风俗。

4、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,董勋解释说:“少者得岁,故贺之;老者失岁,故罚之。”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,如苏轼在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》诗中说:“但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。”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,但精神却很乐观,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,虽然年老也不在意,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。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,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,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。直至清代,这一习俗仍不衰。

5、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,又为孙思邈、张仲景、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,无数典籍所传载,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,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。久而久之,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。遍及全国各地,朝野共之,代代传承。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。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,屠苏酒一枝独秀,文化内涵无与伦比。有些地方,还传为神话,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,甚至可赐吉祥、降福祉。

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屠苏酒的来历是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,故又名岁酒。

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,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,所以称为屠苏酒。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,其配方为大黄、白术、桂枝、防风、花椒、乌头、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,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。

孙思邈每年腊月,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,告诉大家以药泡酒。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,以后,经过历代相传,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。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屠苏酒的风俗

一般人饮酒,总是从年长者饮起,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,是从最年少的饮起。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,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,年纪较长的在后,逐人饮少许。宋朝文学家苏辙的《除日》诗道: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,说的就是这种风俗。

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,董勋解释说:少者得岁,故贺之;老者失岁,故罚之,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。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,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,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。直至清代,这一习俗仍不衰。

屠苏酒现在还有吗

春节越来越近,大街小巷挂起了灯笼,连电视里面的广告都是浓浓的中国年风味,年味越来越浓,归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。春节这一传统习俗,是中国最隆重、最重视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,传说在上古历法里面就有了“年”和“岁”的说法。历史绵延数千年,一直到今天,过年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刻。

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,空气质量变差,环保意识加强,很多地方都不让燃放烟花爆竹,屠苏酒也不多见了,春联不自己写而是上街去买了,甚至还有人春联都懒得贴。是年味变淡了吗?可现在随着我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,很多传统习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,那这些传统习俗,在哪里可以再次找到?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传统古诗词,在诗词里面了解传统习俗过大年!

【一、喝屠苏酒】

关于饮屠苏酒的习俗,自古以来就有,而屠苏酒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,其实啊,屠苏酒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称呼,大家都知道,古代的酒度数都不高,那时候富人家喝屠苏酒比较讲究,穷人家没那么多条件,除夕晚上在普通的小酒里面放点柏叶、花椒,等到正月初一分给全家喝也叫屠苏酒。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屠苏酒起源于晋朝,说是在除夕之夜,把能驱寒温阳的药囊丢到井里,等到正月初一取出来,放到酒中,给全家人喝,喝了就可以一年不得病,屠其实就是割除的意思,苏呢就是药草,割草药泡成酒就是“屠苏酒”了。而且喝屠苏酒的时候是晚辈先喝,寓意小的长大一岁值得庆贺,老人老了一岁就再说了。

关于“屠苏”的诗词比较多,比如:

玉楼春·己卯岁元日

宋· 毛滂

一年滴尽莲花漏。碧井屠苏沉冻酒。

晓寒料峭尚欺人,春态苗条先到柳。

佳人重劝千长寿。柏叶椒花芬翠袖。

醉乡深处少相知,只与东君偏故旧。

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春节到了,一年将尽,井里冻一壶屠苏酒,和家人一起在春节那天小酌。晓寒料峭,都快要被这样寒冷的天气所欺骗,明明柳枝苗条的身姿,早已透漏出些许新春气息。身边佳人劝酒作兴,恭贺长寿,杯中屠苏酒里面的柏叶翠绿清新,酒香四溢,朦胧沉醉之间,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。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古人习惯性将过年成为“除岁”或“岁日”。这首诗的意思就是,不知不觉,人老了,有一个春节也来了,更悲伤的是现在能够在一起的人没有几个了,但是在这除岁之日还是照一照镜子,看着满头白发,不忍喝下这手里的屠苏酒啊。显然这首诗是暮年的诗人顾况,在春节这一天感叹,又老了一岁,岁月不饶人啊。

【二,拜年】

春节拜年这个习俗,到现在还流传着。可能在城市里的人拜年就是发个短信,打个电话,或者一起吃个饭,在农村里面特备是山东、河南、河北带的农村至今仍流传这传统拜年习俗。笔者在山东农村长大,一到正月初一这一天,不到5点就被大人喊着起床,吃完饺子,放了鞭炮,一个家族里面的男人和女人凑在一起,分成男女两队,家族较大者可以数十人,家族较小的也有五六人。就这样一个家族成群结队走在乡间路上,挨家挨户给村里面的老人和长辈拜年,当然这个拜年不只是问个好说个“过年好”,还要磕头的。

这种以家族为单位,给老人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至今还在山东一带农村流行,但是去年开始,笔者的乡镇和村里面就开始广播、贴海报倡导移除磕头拜年习俗。其实笔者觉得,大可不必如此,旧风俗不能一刀切,这种磕头拜年,尊老爱幼、尊敬长辈的传统习俗还是值得提倡的,小孩子十一二岁就要跟着大人磕头拜年,这种不仅有利于增强家族和乡土观念,对孩子的孝道也是潜移默化的。对于磕头拜年习俗,你是怎么看的呢?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古诗词里也有关于“拜年”这一习俗的描写,比如:

拜年人

宋·苏泂

来车去马拜纷纷,岁岁年年不惮烦。

拜得老人山上去,一番儿女各当门。

这是宋代的一首诗,幽默而又风趣地描写了当时过年拜年的情景。过年这一天,大街上车马匆匆全是出门拜年的人,年年岁岁大家都这么乐此不疲。碰上年纪大,辈分大的老人,这么多人来来去去拜年,烦的老人跑到山上去,留下自己的儿女来应付陆陆续续来拜年的晚辈们。

拜年

明· 文征明

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。

我亦随人投数纸,世情嫌简不嫌虚。

这首诗就是明朝四大才子的作品了,这首诗和前面宋朝的那一首就不同了。上一首描写的是老百姓拜年时的生活百态,这一首呢,则是描写了文人墨客、达官贵人之间拜年的习俗。在那时,文人达贵之间拜年都是递上名片贺帖,因此文征明春节这几天名贵的拜年贺帖都堆满了屋子,他自己也随着风俗给其他人投递新春贺帖,因为当时世人都觉得这样拜年很方便,也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可有可无的礼节。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【三、挂桃符、贴春联】

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,大家也都是喜闻乐见,桃符是什么呢?桃符其实就是桃木做的门符,一则指的是,挂在大门上用桃木做的门神,一则是就是人们习惯把春联贴在桃木上,也就是代指“春联”。桃木可以辟邪,所以将其放在大门两侧。

其实古代人春节不仅贴春联,还要自己写春联,这也算是春节的一大雅了,文人墨客在春节临近时莫不自己写春联,祈福来年吉祥。这不,在除夕夜,陆游在灯下写起了春联:

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#春节喝屠苏酒的由来

除夜雪

宋代:陆游

北风吹雪四更初,嘉瑞天教及岁除。

半盏屠苏犹未举,灯前小草写桃符。

这首诗就是在除夕夜,宋代诗人陆游写得一首诗。诗的意思是:马上就四更天了,窗外面北风带来一场大雪,上天赐予我们的瑞雪正好除夕之夜到来,来年肯定是一个丰收之年。眼下这半盏屠苏酒还没有端起来,便急急忙忙在灯光下写起了迎接新年的对联。看来古人守岁是实打实的,除夕夜一晚上不睡觉,一直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,贴对联,庆新春!

关于春节的习俗,还有很多很多,比如守岁、给压岁钱、放炮竹、祭灶、蒸馒头、蒸年糕等等...这些也都出现在了古典诗词里。所以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,也是我们后世研究先人们的生活风俗的重要载体。

在诗词中体味了古人过年的风俗和热闹,你有没有喜欢上诗词?新春佳节马上到来了,让我们一起收拾心情,回家团聚,共度佳节吧!

以上就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屠苏酒谁先喝为什么的相关知识,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juhuaxiaohua.com/danji/429313/